Browse Source

auto commit

tags/v1.0.0
zhouzj 4 years ago
parent
commit
0b6d459bd3
1 changed files with 10 additions and 6 deletions
  1. +10
    -6
      README.md

+ 10
- 6
README.md View File

@@ -103,6 +103,16 @@


4.以上所有工作节点,均拥有 50W/0.1s 瞬时处理速度。 4.以上所有工作节点,均拥有 50W/0.1s 瞬时处理速度。


#### 默认配置

1.WorkerIdBitLength=6,能支持64个 WorkerId,编号0~63。

2.SeqBitLength=6,能支持每秒并发5W请求时,平均处理速度不超过 0.005 s。(不同语言略有差别,最高性能不超过0.002s,平均不超过0.005s)

3.可通过减少机器码,压缩Id长度。可根据实际情况,缩减机器码长度到1~4(为4时最大支持WorkerId为2^4=16个)。

4.可通过增加 SeqBitLength,支持更高的每秒并发数。默认配置能很高效地支持每秒 5W 并发请求,若要求更高,可适当增加 SeqBitLength 到 8~16,但这将增加Id长度。



## ★★集成建议★★ ## ★★集成建议★★


@@ -143,12 +153,6 @@


4.上述3条规则,并未在本算法内做逻辑控制,集成方应根据上述规则做好影响评估,确认无误后,再实施配置变更。 4.上述3条规则,并未在本算法内做逻辑控制,集成方应根据上述规则做好影响评估,确认无误后,再实施配置变更。


#### 关于默认配置

1.默认配置能很好应对常规并发不超过1w次/1s,突发请求不超过10W次/1s的场景。

2.若要突发请求值满足50W次/1s,可增加 SeqBitLength 至8或9。



## 生成的ID ## 生成的ID




Loading…
Cancel
Save